01.学校概况
浙江财经大学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现有下沙、文华、翠苑和长安4个校区,占地2300亩,总建筑面积98.5万平方米。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现有下沙、文华、翠苑和长安4个校区,占地2300亩,总建筑面积98.5万平方米。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发展历程
1974年 浙江财政银行学校成立
1978年 学校撤销,分成两部分:浙江财政学校、浙江银行学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1985年 升格为浙江财政专科学校
1987年 升本成立浙江财经学院
1999年 创办二级民办学院东方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2003年 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硕士生
2013年 正式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
2018年 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浙江财经大学现有45个本科专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仔细来看,浙财大并没有A级学科,最靠前的就是应用经济学B+,其次是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数据仅作为参考使用。
1974年 浙江财政银行学校成立
1978年 学校撤销,分成两部分:浙江财政学校、浙江银行学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1985年 升格为浙江财政专科学校
1987年 升本成立浙江财经学院
1999年 创办二级民办学院东方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2003年 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硕士生
2013年 正式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
2018年 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浙江财经大学现有45个本科专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仔细来看,浙财大并没有A级学科,最靠前的就是应用经济学B+,其次是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数据仅作为参考使用。

根据2022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显示,浙江财经大学有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目前,学校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量达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量为9个,在总共45个招生本科专业中,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比例达到64.4%!


学校原有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集中在传统优势的经管类专业,但此次入选的国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法学、电子商务、社会工作、英语、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学科门类上有重大突破,填补了学校非经管类国家一流专业的空白。
02.复盘2022年浙财大三位一体招生
①招生专业及人数情况
2022年浙江财经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面向浙江省招生,总计划数为400名,与去年招生人数持平。并将招生专业(类)分为A组、B组和C组三个组别,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个组别,不能兼报,具体招生专业和各计划数也跟去年基本一致。
其中,C组包含的是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别是会计学、金融学和市场营销,这三个项目的学生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学专业毕业(学位)要求后,可以获得本校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证书;如选择申请赴国外学习,且符合合作大学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可同时获得相应合作大学的学士学位。

想要知道浙财大在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以及普通高考录取的比例,在以上图片信息中可以给大家解答。普通类和三位一体均单列了各学院及专业的数据,最终普通类招生人数2496人,三位一体招生400人,通过三位一体招生渠道录取浙江学生的比例大概是13.8%。除了艺术学院和盈阳金融科技学院的6个本科专业外,其他专业均在三位一体中招生,甚至工程管理专业分别在普通类和三位一体均投放了15个招生计划。总体来看,通过三一招生可以降分录取,大家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途径,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学习。
②招生要求及初审入围情况
浙江财经大学2022年三位一体报考要求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折算成绩来看的,其中A等计15分,B等计9分,C等计3分,D等及以下不计分。若想报考A组和B组的考生,需要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分数达到100分及以上;若想报考C组的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分数需达到85分及以上。
同时,针对符合五类专项条件的考生来说,在低于报考组别规定折算成绩15分以内者(即A组和B组要求85分及以上,C组要求70分及以上)可申请报考。这对于有相关特长奖项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大利好,在初审时可以将要求降低15分,真的是非常优惠的政策了。
③考核方式及面试真题
2022年,浙江财经大学完成三位一体网上有效报名的考生共8318人,其中,2972人通过材料评审入围,实际缴费有资格参加综合素质测试的考生2576人,最终有2441人参加了线上远程综合素质测试。
首次“云端”测试,校党委会审定了综合测试总体方案,学校专门成立了“三位一体”综合素质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在测试前,各考务组完成了网络、在线考试软件、机房等软硬件调试、监考人员和考官的培训、考生测试模拟、考生服务等工作。测试期间,学校组织了250名面试评分专家,200余名考务人员和志愿者参与此项工作。

通过近年来对浙财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形式的了解,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形式。依据考生抽签,随机6人组成一个小组进行面试,多位考官坐在对面进行打分,每位考生会拿到一张纸和一支笔。
此外,在讨论之前还会有一个自我介绍环节,3分钟左右,说明想报什么专业,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以及大学的规划等。
往年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汇总
【2022】
一大段材料关于内卷和躺平的
①对内卷现象进行评价
②对躺平现象进行评价
③在内卷化的今天,普通人如何摆脱焦虑情绪?
【2021】
①谈谈对职业的看法,自己未来的规划,社会如何对人才利用最大化?
②父母该不该去养老院?从经济、科技的角度来讨论养老院对社会的影响?
③分析汽车企业是否要给汽车加装油箱挡板?
④年味差别的原因剖析,结合仪式感进行回答。
⑤探讨人工智能在养老方面有哪些应用?
⑥你曾经阅读过哪些网络文学作品?谈谈你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⑦网络文学和经典文学,你更赞成阅读哪一种文字?谈谈网络文学和经典文学的关系
⑧关于新疆棉花事件相关问题
⑨一个人放弃阿里的工作去山区做老师,谈谈对职业的看法,自己未来的规划,社会如何对人才利用最大化?
【2020】
①要求以“苟晶高考顶替案”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019】
①谈谈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经济、科技、文化三方面选一个)
②父母该不该去养老院?是否将年迈的老人送进养老院?从经济、科技的角度来讨论养老院对社会的影响
③分析汽车企业是否要给汽车加装油箱挡板
④年味的差别的原因剖析,结合仪式感进行回答
符合专项条件特长类(艺术特长类、体育特长类)的考生可申请参加素质特长附加测试,素质特长附加测试满分20分。面试得分加素质特长附加测试得分超过300分时,综合测试成绩按300分计。
④录取办法
学校将按照不超过各报考组别招生计划1:7的比例确定入围考生名单,经学校综合测试,共有2435名考生入围校测,其中A组1937名、B组290名、C组208名,各组别入围综合测试最低分数线A组为198.00分,B组为216.60分,C组为213.60分。
入围考生须参加浙江省2022年高考,在“普通类提前录取”填报“三位一体”志愿。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须将浙江财经大学填写为第一院校志愿,所填专业(类)志愿应为报考组别内的专业(类),且须符合各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否则无效。
对进档考生,按综合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2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20%,高考成绩占60%,从高到低分类排序。即按“综合成绩(满分750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成满分750分)*20%+综合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750分)*20%+高考总分(满分750分)*60%”计算形成。
03.浙财大2022年浙江省录取情况
浙江财经大学2022年“三位一体”招生各拟录取专业综合分情况如下:

从图表上看,三位一体录取综合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最多可以相差40分左右,相对来说,中外合作办学的三个专业录取分数相对会低一些,580分左右就可以直接被录取了;录取分最高的专业前三名分别为:工商管理类(财会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

结合浙江财经大学2021年和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情况数据来看,今年的录取分数相对更高,不过数据差别一般不大,每年的录取情况均与当年的生源质量情况有关。

根据2021年浙财大三位一体招生和普通类招生的各专业录取情况来看,拿高考最低分来对比,通过三一渠道被浙财大录取可以比普通高考录取低20-30分左右。即使三位一体录取计划数确实会比普通类招生少很多,但还是占据一定比重的,希望大家可以好好抓住三一招生这一契机。
04.浙财大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浙江财经大学2021届毕业生人数共4113人,其中包含本科毕业生3493人,占总人数的84.93%。以下数据为本科毕业生的相关情况分析,初次毕业落实人数3165人,落实率为90.61%,毕业去向绝大多数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其次是继续深造率达28.66%。
1.就业情况
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TOP3分别为:金融业19.0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9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93%。就业职位一般是以金融业务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为主。就重点领域——金融业就业情况看,本科生超一半从事货币金融服务,其次是资本市场服务和保险业。其中有71人就业于中信证券,40人去了宁波银行,还有学生去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等。
2.深造情况
选择在国内升学的有667人,占到19.10%;出国出境的毕业生共334人,占9.56%。从国内升学的院校层次上看,占据最高比例的是双一流高校,其次是本校,以及普通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升学至QS高校TOP10的学校名单依次是布里斯托大学70人、曼彻斯特大学21人、伦敦国王学院17人、爱丁堡大学13人、悉尼大学13人、香港中文大学13人、南安普顿大学12人、新加坡国立大学10人、格拉斯哥大学9人、香港城市大学7人。
2023申请、面试、‘’码”上咨询

